欢迎您来到新疆家乡好商贸(集团)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
行业观察:比优特的门店为何能盈利?(转自龙商网超市周刊第2140篇)

上传时间:2024-02-28   浏览次数:1517

龙商网&超市周刊近期走访比优特在沈阳的几家门店,有的是接手家乐福原址物业,有的是自行拓展的门店,但业绩表现都呈增长态势。

       比优特的店型,大多在2500-6000平米。走访的两家店,经营面积均在4000平米左右,平均日销超过40万元。这样的业绩表现,赶上了十几年前超市发展黄金期一家7000平米大卖场周一到周五的正常日销水平。

       当下,传统零售业市场份额不断缩水,以比优特为代表的少数区域零售企业却能保持增长,从对其终端门店的走访调研中发现,以下关于商品运营的几方面是重要原因。

       一是,在以折扣为特点的垂直、细分品类业态冲击下,比优特守住了传统零售企业的核心优势,商品丰富性与一站式购齐。

在山姆、开市客发展迅猛、业绩火爆影响下,很多企业也在效仿减品,但减品的逻辑是什么首先要搞清。仓储会员店的运营是大单品思维,单品数少是因为每款单品都在其主导的供应链把控下,要么是流量爆款单品,要么是满足细分需求的高毛利单品。

       显然,传统零售企业是做不到供应链仅有4000款左右单品的(便利店、社区生鲜店除外),要真能做到并且盈利,那企业就真正转型成仓储会员店模式了。

       但传统零售企业必须减品,背后逻辑是大量引进单品通过后台盈利的模式已经过时,很多单品同质化、冗余化、滞销化,造成企业资源浪费、运营成本增加、盈利能力下滑,这就是比优特施行的“去掉无效单品”。而减品的同时,通过梳理、重构品类组合,力求保持门店商品功能的丰富性,4000平米的卖场依然有近2万个单品。

       二是,标品如何做到同质价更低。即使当下焦头烂额,但传统零售企业仍要保持的一个自信是,超市商品的一二线品牌资源要优于大多数垂直细分品类业态。

       也正为因此,随着成本更低的中小微生产制造品牌商品崛起,超市企业也在不断失守细分品类市场份额、丧失之前的价格优势。这不光是传统零售企业市场份额缩水的重要原因,一二线大品牌生产制造商同样遭遇小微差异化国货品牌的冲击。

       面临这样的行业大势,比优特的应对思路:一是在商品供应链话语权上,依托100多家保亭商联成员企业的联采规模,获得直接与一二线大品牌商对话、直采、代理的品质保证与价格优势;二是在运营效率提升上,比如通过探索的共享仓、日日配物流配送链条的优化流程、减动作实现降本增效,同时为门店端的人力成本优化、小时工引进提供流程保障。

       为了保持商圈中的价格优势,比优特的门店随时都在与线上、商圈同行比价,保证门店同品售价更低。

       三是,在生鲜品类上的积累与精进。无论业态如何细分,高频生鲜的引流、盈利能力,永远是超市企业的命根子。

前些年,由新零售发起的生鲜餐饮一体化的经营思路,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推动了传统超市企业加强生鲜深加工、盈利能力的意识与行动力。

       占据门店1/3面积、实现40%以上的销售占比,比优特的生鲜形成了两大独特优势:一是针对蔬果、鲜肉、水产等食材品类,通过源头直采、高效日配的方式保证品质与鲜度,门店几乎所有生鲜食材均由配送中心配送到店;二是针对烘焙、熟食等加工品类,比优特采取自主研发、现场加工制作+引进特色老字号的方式,打造适合商圈消费特点的爆款单品。

       比如沉淀多年的自营寿司,已成为比优特门店现场制售的标配品类,周末日销能达6000元;酱卤猪蹄、肘子、八珍鸡等都是比优特自主开发、现场制售的爆款单品。

龙商网超市周刊
,赞52